这个项目在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能够与应对气候变化结合起来,特别契合当前的形势★■■★◆。从2022年开始,基金会和国家电网一起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该项目,目前在浙江丽水、宁波、台州、舟山,福建福州、新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取得了特别好的实施效果◆★★★★。
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构建从山顶到海洋治理大格局★◆,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并且提出一个新观点——让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我们这个项目都是具体的实践,也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举措■★◆■★■。COP16的主题是★★■◆“与自然和平相处”,我们项目的核心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也希望通过“绿电方舟★◆◆★”公益项目为建设美丽中国、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环球网:2022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会共同设立并实施“绿电方舟◆★★★■■”公益项目。当时是怎样的契机促使咱们基金会选择与国家电网共同开展这一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也请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实施背景及最新进展■★★■★◆。
环球网:今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的主题为“与自然和平相处”,这与■◆“绿电方舟”公益项目的环保理念高度契合。在您看来,“绿电方舟”公益项目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该项目在践行环境保护责任的同时向全社会传递着怎样的价值观◆■■◆★?
刘春龙秘书长:当前,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非常重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被摆在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蓝天成为常态,河流整治效果显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单位,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我们的使命是凝聚社会力量,守护生态环境★★,让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同时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动员社会力量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国家电网作为一家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特大型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服务国家大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更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由此,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国家电网在生态环境保护这个大的方面拥有了非常好的契合点。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关注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三大重要问题★◆★■■。★■★◆■“绿电方舟”公益项目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了当前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这些热点也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三大重要课题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两大方面紧密契合。而且这个项目和国家电网的工作职能和业务领域紧密相关。在项目命名上,“绿电”是绿色的电力★★◆★,“方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两点也是紧密结合的■★★。
近日■★■★,“绿电方舟”公益项目中英文报告正式对外发布,全方位展现了该项目为守护万物共生美好地球开展的成功实践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果。其作为数字技术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典型案例,为社会各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道路提供借鉴与参考。
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大逻辑、大气候◆■★。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而讲好以“绿电方舟■◆★”公益项目为代表的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故事,有助于全社会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贡献生态环境保护力量★★。
第三个优势是我们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公益传播。项目构建了■★“主流媒体+行业媒体+新媒体”融合传播的公益传播矩阵,多次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中央新闻媒体和中国环境报★◆■、中国电力报等行业新闻媒体以及浙江日报等地方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此外,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宣传工作,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和六五环境日为契机,推出系列宣传报道,用短视频展示“绿电方舟”公益项目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经验,讲述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动故事,向全社会传递生态文明理念★★◆◆■。
环球网■★:据悉■★■■◆,★★■★★★“绿电方舟◆■★★◆★”公益项目已在浙江◆■■★★◆、福建、新疆等地落地生根,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贡献热忱力量。在您看来,该项目有哪些优势和成果★◆■?
第二个优势是基金会拥有专业性背景★■★■◆。基金会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无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是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近距离接触最新的国家政策,拥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专业力量■◆★★■。而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这两个领域也是国家电网非常关注的两个议题★◆◆★★,同时和国际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热点非常契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生态文明建设章节关注绿色发展、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可以说,基金会和国家电网共同开展的“绿电方舟”公益项目顺应国家绿色发展的需要,并且拥有很强的实施力量★■。
截至2024年,◆★“绿电方舟”公益项目已在浙江宁波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丽水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等地顺利实施,取得显著成果。该项目助力相关保护组织成功孵化濒危鸟类近200只,参与设计8类珍稀动物和31类珍稀植物的保护方案,积极探索电网与不同生物物种、不同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之路★★★,努力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协同治理效能。
为此◆★★★◆,我们特别对话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刘春龙先生,请他为我们深度解读“绿电方舟■★★◆■”公益项目如何从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方面为建设美丽中国发挥积极作用。
刘春龙秘书长:目前,基金会和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会初步在有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的地区试点开展了项目,后续会逐步将项目理念和项目模式推向全国。这也是依托国家电网这么大的网络,特别是离不开国家电网整个公司从顶层到具体业务部门的通力协作。除了浙江■■、福建、新疆这些已经顺利开展项目的省份★★◆,其他地区也纷纷表达了参与项目的意愿★■★◆◆★,我们也正在积极推动该项目在更多地区落地,以便在全国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绿电方舟”公益项目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于2022年共同发起设立★◆◆◆★。该项目以珍稀物种的主要栖息地为保护对象,在栖息地及周边建设绿色电力供应系统★◆★■,旨在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可靠清洁电能及数字化转型工具。
环球网:后续◆◆“绿电方舟”公益项目是否将在全国更多区域落地生根?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该项目的未来规划★■■,也请您为其送上期许与展望。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我们开展了包括搭建生态零碳观测屋,设立零碳微电网等工作。这些既是国家电网的业务职能,也紧密契合了当前的绿色发展理念。之所以设计零碳电网,是因为保护区里不允许架设传统电网,以避免对植被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当前的光伏发电技术非常成熟,可以建成零碳微电网,通过光伏产生绿色的电力◆◆、零碳的电力■★★★■■,同时能够和主电网结成一个微电网。这样就可以为保护区开展观测、保护、巡护工作提供绿色的电力,可以说是用实际行动契合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需要★★★。这样的项目也是向全社会宣示着一种理念■■■■★,即社会各界可以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而且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刘春龙秘书长:是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以“与自然和平相处★★◆”为主题在哥伦比亚召开。COP16的主题与“绿电方舟”公益项目的主题和关注点特别契合。◆◆◆◆“绿电方舟”公益项目确定时有COP15召开作为背景,同时以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作为重要方针和指引,可以说遵循的是一样的环保理念。
正如刘春龙秘书长所说,随着“绿电方舟”公益项目在我国更多地区落地生根★◆■■★■,将持续推动落实★■★■“昆蒙框架”,创新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绿电方舟”保护治理大格局◆★★,为建设美丽中国■◆■、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刘春龙秘书长:“绿电方舟◆★”公益项目影响力大、参与面广、辨识度高、可持续性强◆◆。这得益于该项目具备的三大优势。首先★◆■★■,我们具备项目开展的平台优势。项目的发起方是两个国家级平台,属于强强联手。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是民政部注册、生态环境部领导的从事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的全国性5A级公募基金会■★★◆。国家电网是为国家从城市到乡村提供电力支撑的重要单位■◆★◆■■。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基金会提供遍布全国的网络以及专业能力,国家电网提供从国家到省市再到地方的服务系统,双方合作能够共同发挥更大的作用。
之所以双方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共同开展工作的切入点,源自一个重要的背景。2022年12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为了提升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加快推动■◆■★“昆蒙框架”目标落地,2022年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携手国家电网公益基金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并实施■★◆◆■“绿电方舟”公益项目。